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首次“進園區”
近日,全國首列從園區開出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長壽直達班列發車,運行時間比傳統江海聯運方式縮短15天以上,打通了長壽這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園區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將有力促進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助力園區發展再提速。
此次直達班列滿載聚乙烯樹脂、全地形車散件等普通化工品,共42個貨柜,貨值900多萬元。據測算,直達班列的開行,可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1000元/噸,年節約成本上億元,有利于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也將有利于長壽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鋼鐵冶金、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外貿產業降本增效。
重慶海關在《區域海關共同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作備忘錄》框架下,積極實施通關一體化改革舉措,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聯程聯運,企業可利用中歐班列+海鐵聯運或跨境公路班車的物流新模式,實現貨物全程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縮短貨物在途運輸時間,降低清關成本。
西部陸海新通道長壽直達班列的首發,完善了重慶主城區“井”字型貨運主通道和以主城區為主樞紐,以萬州、涪陵為輔樞紐,以黔江、合川、綦江、永川、秀山等為重要節點的“一主兩輔多節點”樞紐體系,對帶動周邊區域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促進物流與產業深度融合,壯大通道經濟、樞紐經濟,加快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分別開行3829班、6663車次、337班,運輸箱量超21萬標箱,貨值超過380億元,物流網絡輻射106個國家和地區308個港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已成為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連接“一帶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