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標準 空間高度與承載能力 高標倉庫的室內凈高度一般不低于 9 米,一些大型自動化倉庫的高度可達 12 - 30 米左右。這
樣的高度可以滿足安裝多層貨架的需求,充分利用垂直空間。 地面承載能力也是重要指標。對于普通高標倉庫,地面承載能力通常要求達到 3 - 5 噸 / 平方
米,以適應貨架和貨物的重量。對于存放重型設備或貨物的倉庫,地面承載能力可能需要更
高,如 8 - 10 噸 / 平方米。 建筑材料與耐久性 主體結構多采用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倉庫具有強度高、施工快、可回收利用等
優點;鋼筋混凝土結構則具有較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 墻體材料要具備良好的保溫、隔熱和防潮性能。常見的有保溫復合板、加氣混凝土砌塊等。
屋面材料應選擇防水、防曬、耐用的材料,如金屬屋面、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等。 抗震與防風設計 根據當地的地震烈度和氣象條件進行抗震和防風設計。倉庫結構的抗震設防烈度一般按照所
在地區的地震基本烈度進行設計,重要倉庫可適當提高抗震等級。 在防風方面,沿海或風力較大地區的倉庫,其屋面和墻體的連接應牢固,門窗應具備防風性
能,結構設計要考慮風荷載的影響。 設施設備標準 裝卸設備要求 配備高效的裝卸設備,如叉車、托盤搬運車等。叉車的起升高度和承載能力要與倉庫貨架高
度和貨物重量相匹配。一般叉車的起升高度在 3 - 6 米左右,承載能力在 1 - 5 噸不等。 對于自動化程度高的倉庫,應配備自動導引車(AGV)或自動化立體倉庫設備。AGV 的運行
速度、定位精度等指標要滿足倉庫內部物流運輸的高效性要求。 倉儲設備配置 貨架系統是高標倉庫的核心倉儲設備。貨架的選型要根據貨物的特性和倉庫的運作模式來確
定。輕型貨架適用于小件、重量較輕的貨物;重型貨架用于承載較重的貨物,每層承載能力
可達 1 - 5 噸。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貨架系統應具備高精度的貨物存儲和檢索功能,貨架的垂直度、水平度等
精度要求高,其存儲和檢索設備(如堆垛機)的運行速度和定位精度要達到較高水平。 消防與安全設施規范 消防設施必須完善。倉庫內應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的類型(如感煙、感溫等)和
布局要符合倉庫的空間特點和貨物性質。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要根據倉庫的危險等級(分為嚴重危險級、中危險級、輕危險級)進行設
計,噴水強度、噴頭間距等參數要滿足消防規范要求。 安全設施方面,倉庫周圍應設置圍墻或柵欄,高度一般不低于 1.8 - 2.2 米。倉庫內部要安裝
監控系統,攝像頭的覆蓋范圍要全面,包括出入口、通道、貨架區等,圖像存儲時間應不少
于 30 - 90 天。 信息化系統標準 倉庫管理系統(WMS)功能要求 高標倉庫的 WMS 應具備全面的庫存管理功能,包括實時庫存查詢、庫存盤點、庫存調整等。能夠準確記錄貨物的出入庫時間、數量、批次等信息。 具備高效的貨位管理功能,根據貨物的周轉率、重量、體積等因素自動分配貨位,并且可以
通過圖形化界面展示貨位的使用情況。 與企業的其他信息系統(如 ERP 系統、運輸管理系統等)實現無縫對接,實現數據的實時共
享和業務流程的協同。 數據采集與傳輸設備標準 配備先進的數據采集設備,如條形碼掃描槍、射頻識別(RFID)設備等。掃描槍的掃描速度、精度要滿足快速出入庫操作的要求,RFID 設備的讀取距離、讀取速度和準確性要符合倉庫管理的實際需求。 倉庫內部的網絡通信要穩定可靠,采用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相結合的方式。無線網絡要覆蓋
倉庫的各個區域,確保數據傳輸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網絡帶寬要能夠滿足信息化系統的數據
傳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