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運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一、收貨 貨物到達通知:當貨物即將到達倉庫時,供應商或運輸方會提前通知倉庫管理人員,告知貨
物的預計到達時間、數量、品種等信息。
核對單據:倉庫人員在貨物到達時,首先核對送貨單與采購訂單或入庫通知單上的信息是否
一致,包括貨物名稱、數量、規格等。
驗收貨物:對貨物進行外觀檢查,查看是否有破損、變形、污染等情況。同時,根據需要進
行抽樣檢驗或全檢,確保貨物質量符合要求。
辦理入庫手續:如果貨物驗收合格,倉庫人員
將辦理入庫手續,記錄貨物的入庫時間、數量、存放位置等信息,并將貨物放置在指定的存儲區域。
二、存儲 貨物分類:根據貨物的性質、特點和存儲要求,將貨物進行分類存儲。例如,可以分為原材
料、半成品、成品等類別,或者按照貨物的尺寸、重量、易碎性等進行分類。
選擇存儲方式:根據貨物的特點和存儲需求,選擇合適的存儲方式。常見的存儲方式有貨架
存儲、堆垛存儲、托盤存儲等。
存儲位置規劃:合理規劃貨物的存儲位置,以便于貨物的存取和管理。可以采用分區存儲、
定位存儲等方法,確保貨物存儲有序。
庫存管理:定期對庫存進行盤點和清查,確保庫存數量準確無誤。同時,根據庫存情況和需
求預測,合理安排貨物的補貨和調撥。
三、揀貨 接收訂單:倉庫人員接收到客戶的訂單后,核對訂單信息,包括貨物名稱、數量、規格等。 生成揀貨單:根據訂單信息,生成揀貨單,明確揀貨的貨物品種、數量和存儲位置。
揀貨作業:揀貨人員按照揀貨單上的指示,到指定的存儲位置進行揀貨。揀貨時要注意核對
貨物的名稱、數量和規格,確保揀貨準確無誤。
貨物復核:揀貨完成后,對貨物進行復核,檢查揀貨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果發現問題,及
時進行處理。
四、包裝 根據客戶要求和貨物特點,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例如,可以采用紙箱、塑料袋
、木箱等包裝材料,進行單件包裝、組合包裝等。對包裝好的貨物進行標識,注明貨物的名
稱、數量、規格、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于識別和管理,對包裝過程進行質量控制,確保包裝牢固、美觀、符合運輸要求。
五、發貨 核對訂單:在發貨前,再次核對訂單信息,確保發貨的貨物品種、數量和規格與訂單一致。 安排運輸:根據貨物的數量、重量、體積和運輸距離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和運輸工
具。可以選擇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或航空運輸等。
貨物裝載:將貨物按照運輸要求進行裝載,確保貨物安全、穩定。同時,要注意貨物的擺放
順序和方向,以便于卸貨和清點。
辦理發貨手續:發貨完成后,辦理發貨手續,記錄發貨時間、運輸方式、運輸工具等信息,
并將發貨信息及時通知客戶。
六、退貨處理 接收退貨:當客戶提出退貨要求時,倉庫人員要及時接收退貨,并核對退貨單上的信息與實
際退貨是否一致。
檢驗退貨:對退貨進行檢驗,確定退貨的原因和質量狀況。如果是質量問題,要及時通知供
應商進行處理;如果是客戶原因,要根據退貨政策進行處理。
退貨入庫:如果退貨符合入庫要求,將退貨進行入庫處理,記錄退貨的入庫時間、數量、存
放位置等信息。如果退貨不符合入庫要求,要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如報廢、降價處理等。
七、倉庫管理 安全管理:制定倉庫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倉庫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倉庫和貨物的安全。例
如,安裝監控設備、設置防火設施、加強人員巡邏等。
設備管理:對倉庫的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例如,對貨架、叉車
、托盤等設備進行檢查和維修,及時更換損壞的設備。
人員管理:對倉庫人員進行培訓和管理,提高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例如,組織倉庫
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制定績效考核制度等。
信息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倉庫的業務流程進行管理和控制,提高倉庫的管理水
平和工作效率。例如,使用倉庫管理軟件、條形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