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充分利用存儲空間
合理規劃是第一部分,運營中需要持續學習/創新/培訓/監督/管理。
(2)制定合理高效的崗位管理方法/標準
(3)、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的理念
(4)、設置專職理貨/人員/明確職責,在打開和關閉貨物位置時,有專人負責更好的控制
(5)嚴格監督
(6)考核指標:空間利用率可以說明倉庫空間的充分利用是否超過崗位利用率,需要根據企業系統和人員的運行情況進行一定的流程
(7)、根據考核指標和實際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8)、位置/數量精度管理
(9)按區域/貨架劃分責任人,明確評估要求/職責
(10)、培訓/協助負責人制定月度業余庫存/理貨計劃
(11)、嚴格監督操作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12)、定期定額比例(8-10%)的統一周期圖紙監理
(13)、根據考核指標獎懲
(14)、盡可能保證庫存人員的穩定,年齡大的相對更穩定
以上幾點可以更好的解決庫存準確性的問題;但是,在發貨地點和收貨地點方面合理設置嚴格的流程規劃/培訓/管理系統,可以大大降低出錯率,從而提高庫存精準管理水平,保證提貨順暢,避免因庫存不準確而扣單。
3.補給管理
(1)按區域/貨架劃分責任人,明確評估要求/職責
(2)根據產品交付的不同頻率,設置補貨點和補貨數量,并根據系統和實際操作及時準確補貨將需要一定的時間
(3)嚴格監督操作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4)監控補貨逾期扣票數據
(5)根據考核指標和實際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4.人事管理
在制度方面,制定合理的個人/團隊/公司考核指標和激勵措施,盡可能統一個人/團隊/公司的利益,是非常有益的。
人事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根據實際需求,合理制定每組人員的工作班次時間和人數
(2)合理匹配各組人員比例,確保訂單生產統一
(3)同時,一些精通多工種的操作人員,在某個群體遇到瓶頸時,可以提供快速部署支持
(4)充分的培訓
(5)職責明確/考核指標明確
(6)嚴格控制和管理
5.現場管理
(1)作業流程需要標準化/精細化,如嚴格按照系統規定的貨物地點/組間生產效率人員配備比例/標準流程規定的順序進行揀貨等。
(2)分工明確,專業熟練(3)操作各環節的可視化
(4)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5)同時,關鍵責任人之間的有效/預溝通,從后到前的需求反饋,如在包裝中訂單數量開始減少時提醒庫存人員盡快完成揀貨,都是環環相扣的。
(6)調度根據現場情況統一部署和管理,確保裝配線的統一穩定
(7)最大限度地方便操作,如包裝材料靠近包裝臺
(8)監督應迅速處理責任范圍內操作人員的問題,安排有經驗的人員擔任固定服務崗位,減少操作人員的行走范圍和等待時間
(9)數據監控由專人指揮完成
(10)盡可能量化,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
(11)工作人員合理化建議
6.數據管理
定期的數據分析是優化上述要點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