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結構
一般來說,中規中矩的申論文章可以按照“起——承——轉——合”的傳統思路,以“六段論”的形式進行:
第一段(100—150 字):開篇,三句話完成。第一句:介紹背景、形勢;第二句:點題;
第三句:亮明作者觀點(中心論點)。
第二段(150—200 字):分析問題,三句話完成。第一句:用排比等方式羅列當前存在的問題;第二句:言簡意賅指明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第三句:過渡句,引出對策。
第三至五段:解決問題,對策段。要求三段整齊劃一,字數接近,句式一致。每段均 可分為兩句話,即主旨句 + 內容的形式。每段主旨句要同樣扣題、扣中心論點,最好字數一致、句法一致、音調和諧押韻。三段的對策論證方式應有所變化:
第三段(200—250 字):舉例論證
第四段(200—250 字):對比論證
第五段(200—250 字):理論論證
第六段(100 字):尾段,總結全文,呼應開頭,發出感召。兩句話組成。第一句:呼應開頭句,可以適當用典;第二句:用有較強書面特點的特殊句式,發出號召,或展望未來。
二、兩種寫作框架
(一)策論文
策論文是以對策為核心的議論文。一般圍繞某一社會問題作為文章中心主題,其大體思路為:指出其存在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措施。
1.指出該社會問題(文章中心主題)的重要性和意義(立意高)
舉例:
----- 事關 -----,是 ----- 重要保證 / 內在要求 / 有效途徑 / 核心 / 關鍵,直接影響或決定著 -----,反映或體現了什么,對 ----- 有著重要意義。
2.指出在該社會問題上已經采取的措施,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績,然后再指出其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
舉例:
政府部門高度重視該社會問題,相關方面實施 ----- 做法,取得了良好或初步的成效,但是,在該社會問題上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一方面,-----;另一方面,-----3.提出解決該社會問題的對策、思路一般結合材料寫三到四條,文章閱卷并不踩點給分,對策并不是越多越好,有四條即可顯示對策的基本全面性,但每條對策需要內容充實,篇幅飽滿,由四五行構成。每條對策都構成一個獨立的自然段,由四到五行或五六行構成,篇幅飽滿深入,但絕不是無原則亂糟糟的一大堆話,而是有層次感的,分成上下半段,先用兩到三行指出該對策的具體措施與內涵,然后在這兩到三行的對策關鍵句基礎上展開議論。(舉例式展開、針對式展開、說理式展開、操作式展開)
4.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作出總結。
舉例:
我們要站在 -----高度,努力促進 -----,有效解決 -----,以此落實 -----,推動 -----。
(二)政論文
政論文是闡述對某一問題的觀點立場看法并予以論證的文章,其核心是論證“為什么”。下面給出一般性寫作思路參考:
1.中心論點(論點是什么,中心論點有兩種可能性,可以是你認為解決該社會問題的基
本對策思路,也可以是你認為該社會問題具有的總體意義)
舉例:當前,面臨 ----- 問題狀況,在 ----- 背景下,解決該社會問題的宏觀思路與關鍵核心是什么(以宏觀對策為中心論點)或者,該社會問題具有什么總體的重大意義。
(以總體意義為中心論點)
2.兩到四個分論點,為什么要這么做,意義。圍繞著中心論點分別論證這樣做具有什么意義,
當然,每一個分論點本身又需要具體被論證,三種論證方法,針對式論證、說理式論證、舉例式論證;
舉例:
----- 這么做是 ---- 的前提保證 / 基礎關鍵。(分論點一)這樣做有利于,具有哪些具體的積極意義和正面影響;(說理式論證)----- 這么做是 ---- 的內在要求 / 迫切需要。(分論點二)當前,存在什么具體問題,嚴重影響了 -----,這樣做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針對式論證)
----- 這么做是 ---- 的重要力量 / 有益探索。(分論點三)比如,誰是這么做的, 都具有 ----- 成功經驗,取得了 ----- 什么顯著成效。(舉例式論證)
3.總結性結論,怎么辦,因此,我們具體該怎么去做,一整段話。
舉例:因此,需要轉變 ----,加強 -----,----- 從而 -----。 整體結構:總分總,圍繞著中心主題(某一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提出中心總論點, 然后用三到四個分論點來論證支撐中心論點,最后總結怎么辦,呼應中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