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事件有可能發生的是:
A.宋代農民在糧食收成不好的時候用紅薯充饑
B.漢武帝時期,只有上流社會才能使用青花瓷
C.西周的王公貴族設宴時,會用編鐘作為伴奏
D.唐代人民喜歡在集市上用交子購買所需物品
17.下列詩句與其描寫的花卉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A.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梅花
B.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菊花
C.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曇花
D.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
18.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制造紅血球和白血球,以及儲藏礦物質。人體共有206塊骨骼,以下有關人體骨骼的說法,錯誤的是:
A.顱骨有27塊 B.軀干骨51塊
C.四肢骨126塊 D.肋骨24根
19.王某為了與朋友吃大排檔,隨意將車停在路邊離去,張某騎摩托車撞上王某的車子,受傷嚴重,被鑒定為七級傷殘,張某找到王某索要賠償。下列關于兩人路邊停車交通事故說法正確的是:
A.車主王某應拒絕賠償 B.車主王某應承擔相應賠償
C.張某應對此次交通事故負全部責任 D.王某與張某的責任相同
20.鈣是生命元素,鈣對促進人體骨骼的發育和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孕婦尤其需要充足的鈣,來維持自身正常生理代謝需求和胎兒骨組織的生成和發育。下列關于鈣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下午吃鈣片更利于吸收 B.母乳中的鈣比較容易吸收
C.睡覺前喝牛奶更利于鈣的吸收 D.缺少維生素D3會影響鈣的代謝
解析:
16.【答案】C
【科信教育解析】本題考查歷史常識。
A.紅薯于明代萬歷年間傳入中國,宋代時不可能食用紅薯,A項錯誤;
B.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故漢代不可能使用青花瓷,B項錯誤;
C.編鐘是西周時代祭祀、朝聘、宴享、歌伎的主要和聲樂器,尤其適合于伴奏,富有中國古樂的獨特風貌。編鐘是王公貴族權勢的標志,C項正確;
D.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唐代人民不可能用交子進行交易,D項錯誤。
因此,本題選C。
17.【答案】D
【科信教育解析】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出自宋代鄭思肖的《寒菊》,描寫了菊花寧愿枯死枝頭,也決不被北風吹落的高潔之志,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A項錯誤;
B.“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出自明代方孝孺的《畫梅》,贊美梅花的清香,以及它在寒冬中開放的清高品格,B項錯誤;
C.“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出自宋代蘇軾的《海棠》,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鐘,C項錯誤;
D.“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形象地表達了詞人對桂花的由衷贊美,實際上是在抒發自己的幽怨之情,D項正確。
因此,本題選D。
18.【答案】A
【科信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人體共有206塊骨骼,分為顱骨、軀干和四肢3個大部分。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肋骨是胸腔中枝狀的骨,背起于脊柱胸部,是肋的組成部分,肋包括肋骨和肋軟骨。人肋骨共有12對,共24根,左右對稱。
因此,本題選A。
19.【答案】B
【科信教育解析】本題考查法律常識。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在道路上臨時停車的,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即司機在駕駛車輛過程中,應該選擇在有停車位的地方停車;如果確實需要臨時停車的,也應該選擇適合停車的地方停車,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停車后要開啟相應的警示車燈,并在車輛、車尾設置相應的警示標志;否則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將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所以,車主王某隨意停車導致的交通事故,將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因此,本題選B。
20.【答案】A
【科信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A.人體中的鈣代謝會有一個特殊的規律:晚間尤其是午夜之際,血漿鈣含量會出現一個“低谷”,迫使機體通過調節機制調運一部分骨骼中的鈣來補充,那么睡前吃鈣片更利于人體的吸收,A項說法錯誤、C項說法正確;
B.母乳含有優質蛋白、豐富的免疫物質、乳糖、雙歧因子,鈣含量少于牛奶且鈣磷比例合適,較牛奶中的鈣容易吸收,B項說法正確;
D.維生素D3能夠提高肌體對鈣的吸收,缺少維生素D3就會影響鈣的代謝,D項說法正確。
因此,本題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