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世紀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教育學體系理論的學者是( )。
A.泰勒 B.赫爾巴特
C.盧梭 D.洛克
7.“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是( )。
A.抗大的教育方針 B.蘇維埃大學的教育方針
C.紅軍大學的教育方針 D.中央農業學校的教育方針
8. 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形式確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目的、水準、結構與教學要求的
綱領性文件是( )。
A.課程內容 B.課程標準
C.課程資源 D.課程體系
9.對整個教學過程起著主導的、決定性作用的是( )。
A.課程結構 B.教師學歷
C.教學目的 D.學習動機
10.研究性學習強調( )。
A.以學生為主 B.以書本為中心
C.以教師為中心 D.以課堂為中心
解析:
6.【答案】B
【解析】赫爾巴特是 18—19 世紀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他第一個
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一門學科,并以心理學和倫理學為理論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并于
1806 年出版《普通教育學》一書,提出了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被譽為“科學教育學”形成的標志,赫爾巴特也被譽為西方教育史上的“科學教育學之父”。
7.【答案】A
【解析】毛澤東給“抗大”提出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斗的工
作作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
8.【答案】B
【解析】課程標準又稱教學大綱,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
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
評價課程的基礎。
9.【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國家對在學校中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總要求。它是整個教育工作
的核心,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教育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
10.【答案】A
【解析】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
目標,強調學生的主體性。